【会员风采】鞍山区域最新版“宝藏地图”!

来源:BOB综合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4-07-25 13:14:5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格外的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传承文化根脉、弘扬民族之魂的高度出发,强调“全方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作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鞍钢集团总部所在地——辽宁鞍山拥有诸多满载工业力量和温度的工业遗产。这些宝贵的工业遗产镌刻着中国钢铁工业发轫壮大的光辉印迹,凝聚着国资央企人艰苦奋斗、产业报国的崇高追求和使命担当。

  近年来,在鞍钢集团党委的精心指导下,鞍山区域各子企业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工业遗产价值,一批老厂房、老设备蝶变新生,在时代变迁中绽放新光芒。

  鞍钢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也是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从1916年“满铁”建立鞍山制铁所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既有日伪时期宝贵资源被掠夺的苦难,也有新中国钢铁工业起步、发展、振兴的奋斗历程,是近代中期以来保留完整的钢铁工业遗迹。”鞍钢博物馆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进入“九五”时期后,鞍钢技术改造步伐加大,鞍山厂区大量生产设备更新换代,很多老设备被淘汰、退出了历史舞台。

  “那个时候,我们也不懂啥叫工业遗产,只知道那么多老设备都会被当成废钢铁卖掉,心里真的很舍不得。”鞍钢股份中厚板事业部鞍山中厚板厂2500生产作业区轧钢工杜兴锴回忆道。在这些老设备中,最让杜兴锴挂心的是与他并肩作战的2300mm三辊劳特式轧机。这台轧机是昭和制钢所时期的遗存,1938年投产。在半个多世纪的生产中,它累计轧制钢板1522万吨,所产钢材曾用于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第一台解放牌汽车等。

  让杜兴锴欣慰的是,厂领导班子一致决定,将这座承载着几代人的奉献和理想的轧机在“退役”后被保留了下来。

  彼时,我国对工业遗产保护还处于探索阶段。对鞍钢人而言,曾经热闹的厂房和轰鸣的设备虽然已被停用,但它们不是冰冷的钢铁和砖石,而是很多鞍钢人情感的寄托、企业精神的维系。

  面对这些不可再生、无法替代的老物件,鞍钢人展现了超前的保护意识,将诸多设备或入库或就地保存,为鞍钢集团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鞍山区域的工业遗址、设备分布十分广泛,涉及鞍山市各个区域,点状分布、线型连接,情况很复杂。“为避免大量工业遗产还未被‘认识’,就‘静悄悄’地消失在时间长河中,摸清我们自己的工业遗产家底刻不容缓。”在鞍钢集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鞍山区域各级党委全方面开展了工业遗产调查梳理工作,组织专家队伍对现存的老资料、设备、建筑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做评估,留存影像资料、建立科目台账,先后梳理出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厂房、设备等41项。

  2018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首批11个国家工业遗产名单,“鞍山钢铁厂”正式得到认定,该项目包括昭和制钢所运输系统办公楼旧址、井井寮旧址、昭和制钢所迎宾馆旧址、昭和制钢所研究所旧址、昭和制钢所本社事务所旧址、烧结厂办公楼、东山宾馆建筑群(主楼、1号楼、2号楼、3号楼、贵宾楼)、北部备煤作业区门型吊车、建设者(XK51)机车车头、昭和制钢所1号高炉旧址、老式石灰竖窑、2300mm三辊劳特式轧机、401号电力机车、1100轧机、1150轧机、“鞍钢宪法”。

  随着中国工业遗产文化价值逐渐得到重视,鞍钢集团工业遗产的保护力度也在慢慢地增加。经过申请、推荐、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等程序,又为“鞍山钢铁厂”项目新增了轧辊厂车间建筑群、昭和制钢所01号变电站旧址、大孤山铁矿机检厂房、大孤山铁矿列检厂房、南山蓄水池、水塔群、无缝钢管定径机、桥式吊车、1930年铸锭钢锭模、大型厂Φ800轧机控制盘、4号烧结机等多处工业遗产。

  最近,坐落在鞍山市五一立交桥东侧的一栋三层红砖建筑成为城市网红打卡地,每天都有市民、游客到这里拍照留念。

  这座刚刚被修缮一新的建筑是井井寮旧址。“原来是日本职员宿舍,后来还作过鞍钢的宿舍,再后来还开过手机市场、旅馆……”住在附近的居民向慕名而来的人们介绍着它的历史。

  井井寮旧址始建于1920年,外形受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英国建筑风格影响,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年来历经地震、冻融等自然灾害,其结构安全、内外檐装修、屋面屋架均受到严重损坏。经国家局批复获准后,井井寮旧址修缮项目于2021年启动,要在不改变原有建筑的形式、材质、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参考历史照片资料,还原原有的立面曲线山花与清水红砖墙结合的典型特色。

  “修旧如旧,老建筑焕发新生!”“见证时光的流转,也时刻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看着网络上的热评,井井寮旧址保护修缮工程建设项目指挥部成员仲华成就感满满,他和记者说:“整个建筑物屋面、外立面已经恢复完成,结构加固、门窗油饰和消防修缮基本结束,我们现在正在抓紧开展建筑本体修缮项目和对消防施工项目进行验收以及雷防项目的修缮工作,让这座鞍钢的老建筑尽早恢复原来的面貌。”

  “工业遗产往往占地面积大,在用地矛盾突出的现实下,是‘拆’还是‘护’,我们也曾经历过强烈的思想斗争。”站在鞍钢股份炼焦总厂北部厂区改为北部备煤作业区的空地上,该厂相关工作负责人望着默然矗立的两台门型吊车感慨道。

  这两台门型吊车跨距76.2米,1918年由德国布莱海特公司制造,二战结束后被苏联作为战利品拆卸后运回国内。20世纪50年代,苏联将其赠送给鞍钢,2014年由于技术改造,两台门型吊车正式退役。

  “这两台门型吊车为鞍钢服务了58年,出于难以割舍的工业情怀和文化传承,我们查遍了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国内外案例,与有关部门和专家多次研讨,最终决定将两台门型吊车留在原址进行保护。”炼焦总厂相关工作负责人告诉记者。

  工业遗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校正、完善和丰富人们的记忆,具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管好用好国家工业遗产,是推动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部分。

  在鞍钢集团鞍山区域各子企业党委的格外的重视下,工业遗产的产权单位及使用单位根据《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等规定承担起日常保护和规划利用职责,按照“能保则保、能用则用”及“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对规模较大、不可移动文物划定保护范围,设置醒目标志,健全监控系统,明确专人监测,确保核心物项不被破坏;对仍在使用中的工业遗产加强日常维护,确保本体安全;对已面临危险的工业遗产,制定合理保护修缮利用方案进行抢救性保护,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风貌。对可移动文物,鞍钢集团实行入库集中保存,2014年建成鞍钢博物馆,实现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融合,积极申请国家文物专项保护资金,对昭和制钢所1号高炉等国家一级文物实施修复加固,获评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推介活动终评项目。

  在鞍钢博物馆门前的“鞍钢记忆”主题公园里,几位参观者正围在一台锈迹斑斑的方形设备前驻足观看。它是无缝钢管定径机的一部分,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的诞生,它功不可没;鞍山钢铁机关所在地“大白楼”坐北朝南,威严伫立,1949年7月9日,鞍钢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开工典礼仪式。中央、送来了“为工业中国而斗争”的贺幛……

  时光流转、产业更迭,一物一件都是珍贵的工业遗产,既是中国工业发展历史的缩影,也是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见证。鞍钢集团鞍山区域各子企业在积极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同时也经过科学研究充分运用这些鞍钢的“传家宝”,让它们不仅“留下来”,还要“用得好”“火起来”,吸收新时代元素,让分布在鞍山区域的工业遗产绽放新光芒。

  ——打造学习阵地。建造鞍钢博物馆和打造“鞍钢记忆”主题公园,以现有工业遗产为基础,最大限度保留具有历史价值的工业遗产元素;进一步修缮和丰富孟泰纪念馆、雷锋纪念馆以及鞍钢工程发展重机公司厂史馆,优化展陈设计和场馆环境,并充分的发挥红色文化基地作用,让广大鞍钢职工和慕名而来的游客在参观中更多了解鞍钢文化、更深感受鞍钢精神。

  ——发挥实用价值。昭和制钢所运输系统办公楼旧址、迎宾馆旧址、本社事务所旧址、研究所旧址和烧结厂办公楼等,如今已作为鞍山钢铁铁运公司机关办公楼、鞍钢老干办、鞍山钢铁机关、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工钢研究楼和鞍山钢铁保卫部办公楼使用;鞍钢东山宾馆建筑群曾多次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元首,今天已面向社会,全力提供优质餐饮、住宿、会务等服务。

  ——开发工业旅游。鞍钢集团鞍山区域各子企业联合打造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主线的“钢铁之旅”工业旅游线路,通过保留典型高炉厂房设备及生产流程等,展示鞍钢成长发展历史及钢铁工业宏大规模,引领游客重温峥嵘岁月。链接“鞍钢博物馆+钢铁生产现场+矿山复垦绿化示范园区”的鞍钢红色钢铁之旅工业旅游基地入选第一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保护、利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国内外优秀的案例告诉我们,只有让工业遗产“活”在当下,赋予其新的功能,才能更好传承在工业化进程中积淀的历史、文化和精神。 鞍钢集团鞍山区域各子企业将继续挖掘工业遗产历史价值,不断的提高文物保护和利用水平,推动鞍钢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积聚奋进力量。

  鞍钢的工业遗产印证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承载着红色鞍钢的基因血脉,是鞍钢集团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和扩大鞍钢集团文化影响力的“金色名片”。

  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不单单是为维护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更是为了守护和承继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鞍钢集团各级企业要深刻认识工业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意义,将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完善工业遗产保护机制,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摸清家底,系统梳理红色资源;加强维护和修复工作,注重保留遗产原始特征,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实际的保护模式,确保工业遗产得到“专业化”保护;创新性开展工业遗产利用工作,注重创新与传承的有机结合,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新模式、新业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加强宣传报道和传播推广,借助工业遗产讲好鞍钢红色故事,活化其中的文化内涵、精神要义,提高广大干部职员对工业遗产的认知和理解,激发职工弘扬鞍钢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热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