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料、装配、测试、包装……在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武汉长江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计算”)制造基地,一条条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在经历了多轮检测和极限考验后,一个个外形酷似“黑匣子”的服务器将奔赴各行各业,成为公司发展的“最强大脑”。
从“一束光”到“一座城”,在具有“中国光谷”之称的武汉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在这里独树一帜,成千上万家像长江计算一样的“硬科技”企业聚集于此,让东湖高新区成为武汉高新技术企业的“大本营”,也让“中国光谷”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名词。
在天生就有“科创基因”的武汉市,“无科技,不金融”的理念成了当地商业银行的发展共识。从“看资产”到“看知产”,从“看当下”到“看未来”,为了写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今年以来,各家银行积极抢滩新赛道,通过优化金融服务、创新融资方式,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光谷”何以如此闪亮?“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又是如何在这里形成的?近日,《金融时报》记者实地采访调研了武汉市多家科创企业,探寻当地银行业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新思路、新模式。
算力,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也是支撑数字化的经济蒸蒸日上的重要底座、打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作为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国家队成员,成立4年来,长江计算已连续“解锁”从通用算力、智能算力到高性能算力的服务器研发制造,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通信、金融、政务、能源、交通等各个领域。
近年来,我国数字金融发展成效显著,移动支付、数字信贷、智慧银行等领域均已走在世界前列,其背后离不开强大而稳定的算力支持。
“2022年10月,长江计算率先与建设银行建立了合作,随后,我们的金融‘朋友圈’逐步扩大,目前已经为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算力底座。”长江计算首席财务官叶红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长江计算为工商银行构建了“AI+金融生态”、助力建设银行夯实云平台底座、推动邮储银行加速IT信息系统整合……
“2021年,企业仅成立不到一年,各项业务发展还没有进入上量阶段,但研发投入和物料采购需要大量资金,光大银行率先为我们批复了5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谈及银行的支持,叶红表示,目前,长江计算已与9家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光大银行是唯一参与企业投贷联动的机构。
《金融时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一家科创企业的发展通常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单一传统信贷融资方式不足以满足处在不同生命周期的科创企业融资需求。在企业成长的不同周期,光大银行也在持续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
“银行的金融服务应不止于信贷,要用投行思维去经营银行的底层业务。”在光大银行武汉分行金融港支行副行长王梅看来,随着科创企业的发展壮大,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和服务理念也要逐步转变,“银行要扎实做好行业研究,以投资的眼光遴选项目,为具有高成长性的科创公司可以提供更加开放包容的金融服务生态。”
《金融时报》记者发现,2023年下半年,处于快速地发展的长江计算为满足资金需求,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股权融资,加速推动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及上市。在了解到企业的上市计划后,光大银行武汉分行与光大金控联手,参与企业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引进投资者的增资扩股项目,完成投资50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协同集团兄弟企业跟进企业长期资金市场服务需求,接洽信息化系统国产替代和信创改造升级合作机会。”王梅表示。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蓝若”)是我国电力领域智能感知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国家电网的变电站之中。目前,格蓝若已形成了互感器计量性能智能监测装置、光刻机减隔振系统和人形机器人三大发展赛道,解决了我国多个领域的“卡脖子”难题。
从技术研发到产品研究开发再到批量销售,每一项创新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其中,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是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攻克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科研成果的转化实际上并不容易,就拿光刻机减震器系统来说,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的陈院士团队就慢慢的开始研究,直到10年后我们才将这项技术真正落地。”格蓝若微振车间负责人刘工和记者说,企业要想心无旁骛搞创新,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在2021年刚刚起步的时候,我们在研发和人力方面做了大量投入,当时企业急需资金支持,但由于缺乏担保金,也没有抵质押物,要想获得银行的授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回想起创业初期,格蓝若副总经理高峰表示。
就在格蓝若没提供实控人担保,也没有一点抵押物的情况下,2022年6月,光大银行武汉分行为企业首次发放了1000万元纯信用普惠贷款。
“在没有洗衣机之前,人们也可以洗衣服。但洗衣机的出现,解放了生产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进步。”谈及与格蓝若的合作,光大银行武汉积玉桥支行行长姚刚表示,“格蓝若在互感器、减震器方面的创新,就如同人类发明洗衣机的意义一般。”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初创企业发放无抵押的纯信贷对于银行来说需要很大的魄力。而光大银行的魄力源于对行业前景的看好、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从“看当下”到“看未来”,从“看报表”到“看创新”,近年来,银行业逐步打破传统的信贷审批思路,从侧重于关注企业的历史经营情况和财务表现,到注重企业的创始团队资质、研发能力及发展前途,为更多轻资产的科创型企业打通了融资渠道,破解了“首贷”难题。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做好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赋予了金融服务科学技术创新新的历史使命。当前,各家商业银行持续加大资源倾斜,在科技金融领域已经初步实现了敢贷和愿贷。
然而,如何健全与科学技术创新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化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会贷”的长效发展机制,各家银行仍在探索中。
《金融时报》记者发现,加强“股债联动”是近年来监管层面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对完善科学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去年6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再次强调要把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形成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目前,各家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探索“投贷联动”模式,通过“股、债、贷”一体化的科技金融生态圈服务,为科创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渠道。
2023年8月,光大理财成功登记挂牌首批认股权项目,成为首家开展认股权业务的银行理财公司。通过与光大理财“投贷联动”,光大银行打造了“认股权”特色产品,帮助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认股权’的服务模式对于投融资双方来说能够实现双赢。”在光大银行公司金融部/战略客户部副总经理王辉耀看来,作为出资方,“认股权”更像是一种风险对冲的工具,待企业股权增值后,银行有优先购买股权的资格,既能产生股权投资收益,也补偿了一定的贷款坏账风险。
“对于企业而言,股权结构中有了银行的背书,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扩大融资渠道。”王辉耀表示。
与此同时,各家商业银行也在不断优化组织架构,通过设立科技金融中心、特色支行等方式,推动科技金融服务架构逐步走向精细化与专业化。
以光大银行为例,目前,该行已搭建形成“1+16+100”的组织服务体系,在总行层面设立领导小组,全国设立16家科技金融重点分行与100家左右的科技金融特色机构。
“结合武汉地区区域资源优势及前期业务拓展情况,我们将东湖支行、金融港支行、开发区支行、东西湖支行设为科技金融服务特色支行,点面结合,切实提升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能力与质效,全力推进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王辉耀表示。
眼下,在政策推动和各个部门的联动之中,金融支持科学技术创新的力度、广度、精度不断提升,科技—产业—金融相互塑造、紧密耦合、良性循环的格局正在形成。